随着大家出行经验和户外经验的越来越丰富,大家已经不满足于周边短线的户外活动。越来越多人,渴望更遥远的远方,渴望更长的距离,去挑战自己。
随之而来的,长线户外活动中,对于身体和体力都是一次大的考验。在这里我们总结了长线户外活动过程提升中身体适应性与回复力七大要点,方便大家参考学习。
(1)入乡随俗。
注意观察当地人的饮食习惯,有意识的靠近来做。比如到远离家乡的地方活动,那就先吃上几顿当地的农家饭。每一个地方的饮食习惯,其实都是当地环境影响下形成的,也往往是最适应环境的习惯。
(2)睡眠质量
活动中,每天要保证10小时以上睡眠时间。极度疲劳时,2-3分钟的深度睡眠效果超过20分钟的普通休息方式,所以,练习一下自己的快速入睡能力很有用。体能不好的人,行进中每次短休息最好闭眼小睡一会儿,哪怕睡不着,闭目养神也很好。
(3)运动强度的节奏控制
一般来说,人适应大运动量的时间需要1-2天。所以,第一天的行程最好是中距离、少上升。疲劳时连续下陡坡很容易受伤,因此最后两天出山的路程每天不要太长、不要太陡峭。赶时间的做法,除非是紧急时,最好避免。
(4)定时口服维生素合剂
(5)用餐合理搭配。行进中进餐的主食选择高淀粉、低脂肪、低蛋白质。扎营后的晚餐要多吃肉。尽量少吃烧烤食品。
(6)藿香正气水
这是一种十分神奇的药水,是户外一宝。除了基本的治疗中暑、受寒、腹泻等症状外,它能有效的缓解由于水土不服带来的各种反应。尤其是在经历长时间淋雨、涉水、风雪之后,口服一瓶,可驱寒。野外食欲不振时可开胃,睡前喝一瓶可解乏、安神。但是,高海拔尤其是出现高原反应之后,要慎用。
(7)汤与茶。
每日扎营后,先喝一碗热汤,再吃饭。尤其是恶劣天气下抵达营地,先给体弱者灌一碗热汤下去,能避免很多后续不适。推荐使用压缩干燥的蔬菜蛋花汤。饭后,要有至少半个小时的饮茶时间,红茶、普洱、绿茶、乌龙都可以。夏季以绿茶为佳,冬季以滇红最好。